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滚动 >
河南许昌:夫妻合力开“银行” 非法吸储终获刑
来源: 腾讯网      时间:2023-08-07 16:17:49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法新融媒讯(文图/杨华张浩 崔红星她曾经作为邮政储蓄银行的代办员,为同村村民提供存取款服务,被解聘后,却自制存款手续和印章,谎称自己又到其他银行上班了,招揽附近村民存款。4月26日,经河南省襄城县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,该县法院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判处王某有期徒刑三年零六个月,并处罚金人民币10万元。

2012年7月,王某被邮政储蓄银行解聘,但附近村民出于习惯和对王某的信任,依然将省吃俭用积攒的现金存到王某处。而此时的王某却与其丈夫刘某密谋隐瞒事实,自制存款手续和印章,以其他银行的名义继续非法吸储,再由刘某出面,将群众存款以高息转存到其他投资担保公司或者借给其他公司,继而从中赚取利润。

由于夫妻二人付给村民的利率与银行同期利率相同,村民取款时也能及时支付,在很长一段时间内,没有人发现夫妻二人开了个假“银行”,村民们依然将钱存在王某处。截至2022年6月,王某吸收的存款余额已经达到400余万元。

然而丈夫刘某的放款之路却不那么顺利,自2016年起,刘某借出去的钱不但无法赚取利息,就连本金也越来越难以收回。2022年6月,刘某因心梗突然死亡,王某才发现只能收回十余万借款,其余的钱全都打了水漂。

面对找上门来要求取款的村民,王某再也无法承受,选择了主动投案。2022年12月21日,公安机关将该案移送至襄城县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。

经查,王某累计非法吸收公众存款2391笔2600余万元,未偿还本金余额379万余元。2023年2月8日,检察机关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对王某提起公诉。

检察官说法:办案检察官表示,未经金融管理部门批准,面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公开吸收存款的,无论其支付的利息高低,都是违法犯罪行为。广大群众通过辛勤劳动赚取收入,在保存财产时一定要慎之又慎,选择正规的投资渠道;选择将钱存入银行时,一定不要怕麻烦,要亲自到银行柜台办理业务,不能听信“代办点”、“代办员”。

来源:法制与新闻法新融媒 

标签:

X 关闭

X 关闭

观点